热门关键词:
热门关键词:
消泡剂是消除泡沫的一种助剂。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只要涉及到搅拌的都会存在泡沫的问题,如石油开采与精炼、涂料加工、污水处理、生物发酵、建筑工业、黏合剂等。这些工业过程中的泡沫可能会造成生产能力减小、原料浪费、反应周期延长、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由此可见,有害泡沫的控制和消除具有极大的技术与经济意义。
1.1泡沫与消泡剂
泡沫是气体被液体隔开的分散体系,气相是分散相,液相是分散介质。气泡间吸附着表面活性剂的气液界面和界面闻的液体构成了泡沫的液膜。泡沫本身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单一组分的液体不能形成稳定的泡沫,但液体中如果含有一种或几种具有起泡和稳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则能产生能持续存在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的泡沫。
消泡剂是以低浓度加入到起泡液体中,能控制泡沫的物质之总称。习惯上,还有破泡剂、防泡剂或抑泡剂等不同名称。消泡剂是某些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助剂,它不仅能除去液面上的泡沫,还可以改善过滤、脱水、洗涤和各种浆体的排液效果,确保各类容器的处理容量,提高工业装置的生产效率。
1.2消泡机理
消泡剂是低表面张力的液体。
一般具有3个性质:(1)不溶于要消泡的介质;(2)有正的进入系数;(3)有正的展布系数。
当体系加入消泡剂后,其分子杂乱无章地广布于液体表面,抑制形成弹性膜,即终止泡沫的产生。当体系大量产生泡沫后,加人消泡剂,其分子立即散布于泡沫表面,快速铺展,形成很薄的双膜层,进一步扩散、渗透,层状入侵,从而取代原泡膜薄壁。由于其表面张力低,便流向产生泡沫的高表面张力的液体,这样低表面张力的消泡剂分子在气液界面间不断扩散、渗透,使其膜壁迅速变薄,泡沫同时又受到周围表面张力大的膜层强力牵引,这样,致使泡沫周围应力失衡,从而导致其“破泡”。不溶于体系的消泡剂分子再重新进入另一个泡沫膜的表面,如此重复,所有泡沫全部覆灭。
国外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对消泡剂的研究,但对消泡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目前基本认同了几种消泡剂消泡机理,Denkov也作了归纳和分析,但是它只能解释聚硅氧烷型的消泡剂在一些体系中的消泡过程。对其他很多体系和现象并不能完全解释。
Amaudov等根据消泡速度的快慢,将消泡剂分为“快消泡剂”和“慢消泡剂”,“快消泡剂”液滴具有较低的进入能垒,因此,能在膜变薄的初期很容易在泡膜的表面上架桥。
Dippenaar提出的“Bridging—Spreading”机理是从消泡剂液滴属于疏水型的角度出发的,它一旦在两个泡膜之间形成了油桥,就会在水相中脱湿。当消泡剂油滴变形时,它就会进入到泡膜的表面形成透镜的形状,透镜会被两端相反的泡膜脱湿。
但这种机理对于黏度很大的聚硅氧烷的消泡作用就不能很好地解释。通过上述的比较可以看出,“Bridging—Dewetting”机理要求消泡剂油滴在进入到泡膜表面时能变形,但是变形的速度不宜快于脱湿的速度,如果变形过快就不能发生脱湿过程,此时就要用“Bridging—Spreading”机理解释。
只要消泡剂能进入到泡膜的表面,上述两种机理都可能会发生。在一个给定的体系中,到底以哪一种机理消泡主要取决于脱湿和变形的速度,这也没有理论模型来说明,因此只能通过试验探索。高黏度的消泡剂油滴一般遵循“Bridging—Dewetting”机理,而低黏度的聚硅氧烷一般遵循“Bridging—Spreading”机理,因为低黏度的消泡剂油滴容易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