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收藏本站|在线留言|腾讯博客|新浪博客您好,欢迎来到凤谷官网!

凤谷

新型烧结技术突破者Regenerative furnace expert

全国咨询电话0510-88818999
180-5158-2312

更少能源更多能量
当前位置:首页 » 凤谷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如何应对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

如何应对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

文章出处:中国能源网责任编辑:江苏凤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www.fg-furnace.com人气:-发表时间:2015-10-09 09:26【

本周重要的能源相关新闻有5个:

一是中电联预测今年电力增速将下降到2%左右,创下17年来新低。

二是海关总署公布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进口动力煤720万吨,包括516万吨烟煤和204万吨次烟煤,但不包括低发热量褐煤,同比下降24.4%。环比增长8万吨,增幅1%。

三是媒体报道中国煤炭企业转型脱困有望加速。

四是媒体透露念今年弃风电量将超200亿度,经济损失近100亿。

五是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报收398元/吨,本报告期(2015年9月16日至9月22日)比前一报告期下降了2元/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近日表示,近几年全社会用电增速明显放缓,由高速向中高速甚至低速变化,预计2015年将进一步下降到2%左右,这将是1998年的2.8%以来的年度最低水平。当前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出现众多新问题,诸如电量需求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有些过低、电源与电网发展不协调、局部不平衡问题非常严重等。

王志轩建议,从优化中国能源系统出发,做好“十三五”能源电力发展规划,逐步建设好智能电网,并有效遏制电源盲目建设,此外,逐步建立以低碳发展为统领的电力节能减排新体系。

长期以来,中国电力处于短缺状态,直到2011年形容电力工业状况的年度关键词仍然是“电荒”。但是2012年以来,电力供需则由平衡到总体宽松。用电增速由2011年的11.97%、下降到2012年5.6%、又上升到2013年的7.58%、再下降到2014年的3.8%。预计2015年将进一步下降到2%左右。这种状态既与经济进入新常态有密切关系,也与电力需求在过去多年的过高速度增长有关。

中国电力结构也出现新变化,第二产业的用电比重不断降低,由2011年的75%,下降到2014年的73.6%,今年1-8月份又同比下降0.7%;第三产业用电量则不断上升,比重由2011年的10.9%,上升到2014年的12.6%,如今年1-8月份同比增长7.5%。同时,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持续提高。2014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已经达到33.3%,发电量达到25.6%,创历史记录。

截至2015年7月底,并网风电达到1.0653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超过3000万千瓦,而火电发电量连续12个月负增长,不过煤电清洁化水平比以往显著提高。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提高。到2014年底,全国累计建成3交7直10项特高压工程,全国形成了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南方、西藏六个同步电网,实现了除台湾以外的全国联网。2014年底,全国跨区送出电量2997亿千瓦时,是2010年(1492亿千瓦时)的2倍多。

此外,预计下半年,全国电力消费需求增速有望回升,全年新投产发电装机超过1亿千瓦,到年底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4.7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比重提高至35%左右。但在电力相对富裕地区的煤电“抢先”发展的情况依然存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无序发展问题在局部也非常突出。电能在能源系统的中优化作用没有很好发挥。

在中国消费近40亿吨原煤中,只有约55%转换为电力,散烧煤比重太高。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由2012年的4579下降到2013的4521再下降到2014年4286,今年上半年继续同比下降。王志轩认为,要从优化中国能源系统出发,做好“十三五”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现阶段,做好煤炭清洁利用、合理利用仍然是中国能源系统优化的中心。用去煤化的思维解决不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

煤炭的清洁合理利用重点是解决散煤问题的主要方法,重点是做好转化为热电联产或者电能、燃气替代。散烧煤的优质化是替代过程中过渡措施。同时,逐步建设好智能电网。在配电网的改造中以智能电网的发展为骨架,为大规模、有效接纳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电源奠定基础,也为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奠定基础,并且有效遏制电源盲目建设。

包括煤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盲目建设,保持电源与电网建设的协调性,着力解决分割式的电力和能源管理方式。逐步建立以低碳发展为统领的电力节能减排新体系。面向未来,碳减排将会上升到主要矛盾的方面,以碳减排做统领可以有效解决或者缓解当前在各种指标设定上、管理上、措施上的重叠、交叉甚至矛盾混乱的状态。

新华网24日报道,今年弃风电量将超200亿度,经济损失近100亿元。目前风电遇到的发展瓶颈就是消纳,估计今年全年会超过200亿-300亿的电量损失,以此来计算,直接经济损失约在100亿元左右。目前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一。截至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已突破1亿千瓦,提前完成《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

我国弃风限电情况在2012年最为严重,当年弃风电量达208亿千瓦时,弃风率约17%。2013年开始出现好转,弃风率降至11%,2014年上半年降至8.5%。而今年上半年弃风率却大幅回升达15.2%。近年来,能源局发了若干的文件和一系列规定来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电网公司也做了众多工作,但效果并不明显。当前措施都从局部考虑,没有整体规划包括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俊峰认为,面临的困境不仅弃风、弃光这件小事情,而是从整体规划和布局上怎么加快步伐,如何逐步替代煤。从政府来说,化石能源被取代的决心和相应的步伐节奏是应该会进行合理安排的,改革方案也包括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条款。同时全国人大也在考虑对《可再生能源法》进行修订,或者是加大执法力度检查。希望这能减少弃风弃光,有=利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进口动力煤720万吨,包括516万吨烟煤和204万吨次烟煤,但不包括低发热量褐煤,同比下降24.4%,环比增长8万吨,增幅1%,创四个月来新高。前八个月,中国进口动力煤5667万吨,同比下降40.5%。专家表示,当前煤炭工业进入需求放缓期、产能过剩和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的强化期和结构调整攻坚期,“四期”并存的发展阶段。

根据相关研究,到2020年、2030年、205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的比重还将保持62%、55%、50%,总的来说是下降的趋势。虽然煤炭的需求增幅下降,但总量还将保持适度增加。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煤炭经济下行已经持续了3年多。今年以来,煤炭市场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进口总量依然较大的矛盾愈加突出,预计今年比去年少进口大约8000万吨左右。

全社会的库存持续高位,价格大幅度下跌,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已从860元/吨,现在降到400元/吨左右。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经营更加困难,煤炭经济下行的形势更加严峻。针对近年来煤炭经济持续下行的态势,中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多次重要批示,研究部署煤炭行业脱困工作。自去年脱困机制建立以来,已经召开了38次会议,研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相关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显现。

除了煤炭行业,石油行业也面临价格跌跌不休的困境。能源价格下降使得用能企业的能源成本下降。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下降改变了多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这种结构性的变化是深远和长期的,是一种趋势。

近日,被称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终于公布。这对在寒冬中苦熬三年的煤炭企业来讲意义重大,作为90%都是国企的行业主体,作为一次能源企业,煤炭企业将面临着全方位、深层次的企业改革。同时,当下低迷的煤炭市场也迫切需要行业做出改革,化解产能过剩的局面。

自2012年煤价下跌以来,煤企亏损面高达70%以上。被称为煤炭行业风向标的神华集团自今年6月以来已经连续6次作出降价促销以缓解压力,同时集团还在谋划煤炭出口、出售旗下煤炭资产试图扭转不利局面。煤炭作为国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如何谋求新的发展,成为国家和煤企亟需解决的问题。面对全行业的产能过剩,国家采取了多项行政措施,对煤企提出了减产、限产甚至停产的要求。

在需求基本平稳背景下,国家虽然通过政策手段控制产能,关闭部分中小煤矿,对违法违规的煤矿加大治理力度,并加快了煤企兼并重组的节奏,然而成效甚微,煤炭行业依旧“深陷泥潭”不可自拔。此次公布的《指导意见》中,国家提出要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失业救济和再就业培训等的作用,解决好职工安置问题,切实保障退出企业依法实现关闭或破产,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这对煤企来说,应是一大利好消息,在煤炭行业形势全面低迷甚至恶化的情况下,协助产能低下、资源枯竭的矿井退出生产也是煤企脱困自救的一个方面。

之前煤矿特别是国有煤矿退出机制和相关政策缺失或不完善,造成了国有煤矿停不起,更“死不起”的现状。此次,凭借政策东风,煤企无疑可将部分实力和规模、资源禀赋较差的矿井清退出市场,轻装上阵。煤炭作为中国主体能源的地位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大部分企业可能需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但可以引入非国有资本。

煤炭改革要打破这种垄断。打破垄断的手段就是煤炭资源市场化,让更多投资者通过竞争进入,迫使煤炭产业提高全员效率、技术与管理水平,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吨煤成本。稳妥的推进煤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股权多元化,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

煤炭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曾经的那种依靠数量、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结束,煤炭行业必须转向依靠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必须转向依靠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发展。

能源企业中谁行动的最快谁必将受益的最早。依靠国家政策支持,主动谋求转型发展,双管齐下,在积极发展煤炭安全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积极开拓非煤产业,部分国有煤企必将迎来久违的春天。同时油气等等领域的能源企业也应对市场产能过剩提前未雨绸缪,做好调整结构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产能过剩,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过剩是一种常态。


凤谷工业炉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培训指导,售后服务一体化,专利节能技术应用,每年为企业节省40%-70%的能源成本,主要产品加热炉,工业炉,节能炉,蓄热式炉,欢迎致电咨询:0510-88818999